(評審們和評審選出的第一名 U-Gym)
筆者在昨天(10月3日)參加了由銀享全球舉辦的小聚,這次的主題是 #30in30in30 台北提案會。這是由矽谷銀髮創新平台Aging 2.0所主辦,目的是要在30天內在全球30個城市舉辦30場提案會。每一場提案會的優勝團隊可以代表該城市參加美國總部的線上提案複賽。想知道更多介紹的朋友可以前往銀享全球網站。在這篇文章結尾有提供線上影片。
提案會總共有7個團隊參與,以下是筆者所整理各團隊所關心的老人議題或產品研發動機,並簡略敘述各團隊期望產品如何改善問題。
1. U-Gym:照顧您家人健康不斷電
他們希望能夠讓專業電療機進入居家照護,減輕復健帶來的負擔。對需要進行電療的銀髮族而言,正是因為身體虛弱或是行動不便而需要進行電療復健。一般而言,若要使用專業電療機,必須前往復健中心,不管是對銀髮族或是家屬,都是一個負擔。U-Gym團隊希望能夠透過製造小型的專業電療機,除了降低復健帶來的不便,也希望能在長者黃金復健期內讓密集的電療療程不是難題!
2. U-ARK:承諾照護您的每一刻(諾亞客科技)
諾亞客科技以他們的豐富經驗以及創新技術打造一個「一站式長照平台」,希望能讓台灣的先進技術發揮 推廣到海外。這個平台包括雲端照護系統、個人生理數值上傳系統、個人化醫療報表、病歷連結、醫療雲端價值服務。這個跨專業平台將結合遠距的概念,供照護機構監控長者狀況。這個平台整合長照資源,目前全國30家照護中心約3萬人正在使用這個平台。
3. 拾時:保存家族記憶的脈絡(Moska Studio)
Moska工作室認為目前的各種聊天軟體、相簿等對於長輩保存家族記憶非常不便,希望透過開發一個APP,儲存照片。除了以錄音留下該照片的故事,每張照片也會有透過錄音產生的文字敘述以及關鍵字。這個APP讓一個家庭可以創立一個群組,共享生活中的時光。
4. 感知:用科技重建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
這個團隊目標在失去語言表達能力的長輩,希望能夠透過科技結合大數據,讓長輩能夠與子女溝通,重返失去表達能力之前的日子。這個團隊以項鏈作為穿戴裝置,監控長輩的心跳、情緒等生理指標,並讓家屬能夠取得這些數據,更理解長輩的身心靈。
5. Enlighten Me:解決長輩行動安全與憂鬱症的方案(博納科技)
跌倒與憂鬱症都是銀髮族生活中的危險因子。博納科技認為若能透過科技讓開燈不是一件難事,提高照明,或許能減低長者在家中跌倒的風險。此外,博納科技認為明亮的環境也能改善憂鬱症。透過WiFi科技與穿戴裝置(手環)的結合,讓佩戴穿戴裝置的長者只要靠近燈,燈就會自動亮。這個科技的概念是將燈泡加上能接收WiFi訊號的燈座,在手環靠近時,便會自動亮起。
6. 學校生活2.0:讓學習熱情點燃生命之火(小丑蛋黃)
提案人是一位銀髮小丑志工,認為每次在療養院為老人表演之後,快樂並沒有走進老人的生活。他認為能夠透過學習讓老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健康的退休生活應該是要有同等的三個部分:身體健康、學習生活和做志工給愛。他希望能夠以50歲以上的長者為對象,開班授課並帶領志工活動等。
7. Kubi:居家照護的好幫手(Revolve Robotics)
Revolve Robotics公司期望能夠透過Kubi建立遠端醫療服務,降低醫療交通成本。Kubi是一個可以上下移動90°,左右旋轉300°的行動裝置支架。Kubi的支架設計可以容易固定市面上的大部分平板。家屬或醫護人員可以透過網路或下載APP連結在家中的Kubi,控制Kubi的轉動,達到遠端互動的目的。目前平板視訊與Kubi移動控制是分開的,他們期望未來推出一個整合的系統。
在提案結束之後,姚彥慈(去看去年的介紹)也讓現場觀眾朋友再一次看見她在史丹佛銀髮設計競賽提案會中的呈現(以全英文)。同時,姚彥慈也提供在場的年輕團隊參加比賽的建議,例如應該要多問不同領域的人對於自己產品的想法、讓自己的產品被看見等等。iiiNNO共同創辦人David認為新創團隊除了要多方訪問各界對於自身產品的想法。即使有人願意掏錢投資,也不代表願意使用這個產品。評審們在講評時提到,認為簡報presentation以及時間控制是參賽團隊必須注意的部分,但皆認為台灣年輕世代逐漸關注銀髮議題而感動。
筆者在聽完七場提案會後,一個心得就是,好的新創提案就是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並且有其獨特性,唯有這樣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讓產品真的能發光發熱。如果好的東西沒有人用,那是非常可惜的。這次觀眾票選第一名的Kubi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其實只是個轉動的平板電腦支撐架,但這架子搭配了平板電腦,就創造了很多的可能性,捕捉了大家的目光。很高興台灣有些人在為了銀髮族的生活努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提升銀髮族生活福祉的產品問世。
更多延伸資料:
“Aging2.0 #30in30in30 台北提案會” 有 1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