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失智症月專題]失智症的風險和預防

相信大家在報章雜誌上常會看到xx會提升失智症的機率,然後oo會降低失智症的機率。這些ooxx實在族繁不及備載,最近期的大概就是談到環境有毒因子是導致失智症盛行率攀升的原因之一。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的網站,最主要的兩個風險因子,基本上都是無法改變的,分別是年齡及基因在介紹全球失智症趨勢時,我們就提到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會快速攀升。另外,雖然多數的失智症並不會直接遺傳,但有一些高風險基因,確實是會提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然而,值得提醒大家的就是,即使帶有失智症最有關係的APO-e4基因型,也不代表就一定會罹患失智症。

除了年齡和基因之外,確保腦的正常運作也是影響是否會罹患失智的原因之一,這個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談。第一個部分就是腦結構的完整,因為失智症是一個由於腦結構改變所造成的疾病,任何腦傷 (例如車禍、頭部遭重擊等)都有可能提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第二個部分就是腦部血管的健康,這個部分特別對於血管型的失智症有影響。若曾經有腦中風,或是罹患心血管疾病,都要特別留意自己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風險因子就是腦中不正常的蛋白質沉澱,蛋白質沉澱有部分會受到基因型的影響,但目前還不確定為什麼蛋白質會有不正常的沉澱。此外,現在也還沒有清楚的證據可以說明,這些蛋白質沉澱和腦細胞的死亡以及失智症之間又有哪些因果關係。目前只能說,蛋白質沉澱是造成腦細胞快速死亡的可疑兇手之一。

具體的預防作法

在看完上述的風險因子後,大家可能會覺得很絕望,因為除了跟血管保健有關係的部分有些著力點之外,其他的部分基本上都只能聽天由命了…  雖然不想潑大家冷水,但簡單來說,似乎真的如此。在阿茲海默症協會上,他們也僅建議大家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充足的運動以及健康的飲食等等

除了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外,另外可以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要活絡自己的大腦,讓你腦中的連結比較緊密,強化腦的功能,維繫腦的健康,就能夠抵抗失智症上身。那要怎麼活絡自己的腦呢?第一個原則就是要讓腦很忙碌,很多研究都顯示從是有挑戰性工作的人,比較不容易失智,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常使用腦,腦細胞之間有比較多的聯繫。還在工作的人,只要工作不是一陳不變的,基本上都會刺激腦的活動;但若退休的人,則需要多花一點心思規劃自己的生活,不要整天坐在電視機前面被電視看,那就會快速的退化。在國外有很多認知訓練的產品,讓人們可以針對不同的心智功能作訓練,在華人世界也有不少產品,例如安人心智公司推出的瑞智莊園就是一個特別為銀髮朋友設計的認知訓練遊戲。只要能夠持續作訓練,且適性調整難度,就能夠持續刺激腦,讓腦很忙碌。

第二個原則是要有多元的生活型態,這個其實和第一個因素之間有一些關係。若生活是一陳不變的,腦也會懶惰;但若在生活中接觸不同的刺激,就會讓原本陌生的腦細胞產生新的連結,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提倡年長者應該繼續參與社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提供多元的刺激,活絡原本陌生的腦細胞。

另外,也要避免接觸研究顯示會提升失智症風險的事物,但到底哪些事物會提升失智症風險,就有點爭議了。舉例來說,有一陣子盛傳鋁會提升失智症的風險,但其實只有一個研究獲得那樣的發現,其他研究都沒有類似的發現。所以,大家不需要因為一則研究顯示某物質有失智症風險,就棄之如敝屣;同樣的,也不需要因為有個研究發現某物質能夠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就瘋狂的使用。講白一點,甚麼東西都是適量就好,過量或不足都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