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了解嘉基的老人醫學及居家照護服務之外 (去看part 1),已經離開嘉基的余尚儒醫師特別來和我們分享在宅醫療的主題,余醫師以一個問題作開場:「有一天病人不會來診所,怎麼辦?」這對於在台灣的我們是很難想像的,但在日本隨著人口極度高齡化,就診人數確實逐漸下降,主因不是因為人的健康狀態改善,而是因為病人無法出門去看診了。
除了病人無法出門看診之外,醫療體系也無法附和日本日益增加的醫療需求,面對這樣的困境,在宅醫療在日本逐漸風行。簡單來說,在宅醫療就是醫生會到病人家中看診,而病人不需要到診間,就像古時候,醫師會到病人家中看診那樣。不過,目前在日本推型的在宅醫療,更結合了社區營造的功能,甚至有成功的案例,拯救了一個可能會滅村的小鎮。
要能作到社區式在宅醫療,需要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簡單來說,就是要支援社區民眾,可以在家生活到老死。
- 跨團對合作介入
- 24小時提供服務
- 診所有臨終照護能力
因為時間的關係,余醫師還沒有機會比較台灣若要比照日本在宅醫療,有哪些實際面的問題,例如所需要耗費的費用等。小編就問了醫師,那台灣要做在宅醫療最大的挑戰是甚麼呢?余醫師說,就是「觀念」,包括民眾的觀念、醫師的觀念、相關政府單位的觀念,都需要改變,否則要推動在宅醫療會是相當辛苦的。
其實余醫師和夥伴已經整理相當多豐富的資料,小編寫文章都覺得有點虛,就在這邊跟大家作資訊的分享,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請去下面這些地方挖寶吧!
- 在宅醫療情報站 (臉書社團,上面有不少在宅醫療的訊息)
- 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的公民新聞平台 (有很多深入的在宅醫療相關的公民新聞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參訪 part 2” 有 1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