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介入是解藥還是毒藥?

Portrait of Snow White

有跟官方打交道的人,相信都有很深刻的體會,對於官方的介入,真的是又愛又恨。好的一面是,官方要做政策的推動,由上而下去改變,確實比較容易發生。但是壞的一面就是,政策有時候規劃的過於嚴謹或是窒礙難行。

這一陣子很熱門的話題就是交通部長希望郵差可以仿效日本,提供居家問安等的服務。這個論點馬上被熱議,郵差工會認為不可能,衛福部覺得有難度,但樂見有附加服務的做法。現在還不確定這件事情會有怎樣的發展,但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有官方的介入真的會比較好嗎?現在官方的介入,究竟是好還是壞?

政府做太多,不見得是好事情

政府都沒有作為,是不好的;但是政府做太多,也不見得是好事情,除非政府打算把所有責任都承擔… 以現在的長照困境來說,一開始長照十年就埋下了毒種子,雖然從民眾的觀點來說,長照十年是好的,因為可以不用花錢就享受到一些福利。可是,使用者付費的習慣一開始沒有養成,後來就很難收費了。所以,長照保險在改朝換代後沒有真正啟動,取而代之的是財源詭異的長照2.0。

長照2.0一樣,確實有帶來一些好的部分,也開始要建立民眾付費的習慣,但著實不容易。更麻煩的是,如果長照2.0提供的一些服務,可能擠壓了一些民間的力量;或是民間會受到官方的補助,沒有更積極或是無法有更多的創新。

想想健保,想想醫美,你看到差異了嗎?

醫美或許也不是衛福部完全無法可管,但因為沒有申請健保給付,也不涉及人生安危,所以定價似乎沒有人在管。醫美在整體的服務及收費上,明顯比多數的醫療門診高端,也不乏願意花錢上門的消費者。相較之下,日前有醫療院所提出要做極精緻的服務,要價萬元以上,就被打槍了,衛福部說:「費用不可以超過一定的限度」。

所以,政府到底該不該做呢?

社會福利國還是資本主義掛帥

在台灣關於銀髮族這一塊,我們很喜歡跟北歐、日本比,希望我們可以向那些國家看齊。先說說北歐好了,北歐國家的稅收非常高,多數民眾一個月有四成以上的收入進了國家的口袋,所以國家當然要提供很好的服務。另外,整體來說民眾對於老後生活的態度是更正向積極的,而不是期待要被照顧關懷的。在台灣稅收沒有到達那個境界前,到底有什麼立場期待政府要全部包下來?

再說說日本,雖然我們很多制度都想要學習日本,但不僅沒有學好,也沒有學習到他們的教訓。日本的銀髮福利也是逐年的減少,青年的壓力非常沈重,社會衰退的很嚴重。另外,日本的民族性比台灣更強調群體的重要性,這多少也影響了他們對於政府的態度與期待,以及當政府無法達到民眾需求時,民眾也不一定會那麼強烈的爭取。

所以,不僅政府、民眾也需要思考,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一個生態。福利國很好,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入不敷出的時候,勢必會需要調整。完全偏向資本主義,也不是完全的罪惡,但弱勢者的權益,該怎麼受到保障也是需要思考的。

政府該協助建立新的消費型態

政府或許不應該直接介入、擔起責任,但政府該協助業者及消費者,讓新的消費型態可以被養成,也可以自給自足,這才是最重要的。以郵局提供長照服務為例子,政府應該鼓勵業者的投入,以及在初期部分補貼消費者,讓服務有商業化的可能。之後,再讓市場自由發展,政府僅需要制定管理機制,避免民眾的權益受到損害。

未來的政府會很窮,所以請

  1. 認清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2. 在年輕時,多儲備一些老後生活的費用
  3. 支持銀髮產業,讓這個產業真的可以壯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