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很高興有機會到iHealth的總部去拜訪執行長王照允先生,來看看我們談了甚麼吧!
問:執行長負責好幾個銀髮相關的公司,例如iHealth及爸媽Home,可以分別介紹一下嗎?
答:iHealth是一個送藥到家中的服務,目前服務全台灣有五百多間的安養機構,有藥師會去機構做藥物的配送及諮詢的服務。除了針對機構做藥物配送之外,我們也會到偏遠地區做居家藥物配送,只要有需要,我們都盡可能提供服務。對於iHealth服務的對象來說,我們是完全沒有收取額外的費用,僅由健保署提供的配藥費來支應。而爸媽Home則是因為提供一個安養機構諮詢的平台,讓民眾可以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機構。
問:iHealth名義上算是日本SMS公司的台灣分公司,這對於公司的營運有甚麼樣的影響?
答:其實在我們公司目前負責的長照、醫療領域,有很大的區域性差異,所以日本公司並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循日本模式來進行,但會提供我們建議以及日本相關經驗的分享。以現階段來說,不少服務的型態就和日本進行的方式是不同的。
問:執行長怎麼看到目前的銀髮產業?
答:目前產業有很大的困境,除了政府政策面之外,民眾的態度也是造成困境的原因之一。從政策面來說,政府很多規範,都造成業者不願意或是沒有辦法投入銀髮產業,也會為了要規避政府的審查,而回報一些非真實的資訊。而民眾的部分,則是因為沒有養成消費的習慣,所以會不願意或不敢進行消費。要民眾花錢在一個新的事物上,總是需要一段適應期,對於花錢在無形的服務上,民眾的接受度是更大的挑戰。這些因素都造成目前銀髮產業上的困境,而兩個問題都不是那麼容易解決,所以有意願投入這塊產業的業者,很多都是用比較保守謹慎的經營方式,等候對的時機進場。
問:執行長有提到民眾的消費習慣、態度需要改善,可以多談一下嗎?
答:我就舉例來說好了,在台灣,民眾對於花錢在銀髮族照護安養上的態度是比較負面的,會認為不應該花錢在銀髮族身上,因為認為不會回復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必要花太多錢。但在日本、歐美等國家,認為照護安養都是希望能夠讓銀髮族可以在另一個環境有好的生活品質,更重視人性的關懷。當態度不同時,對於消費的態度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市場夠大的時候,就會有更多好的產品問世。但若大家都只期待便宜又好的東西,那就沒辦法鼓勵業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