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活星期二 – 高齡友善 Part 2

Part 1 我們分享了陳俊忠教授以及游豐吉教授在高齡友善上的努力,這次要介紹的則是台北醫學大學劉芳教授與邱佳慧教授的分享。

  • 台北醫學大學 – 劉芳教授

劉教授說台灣社區中隱含許多獨居老人,就已台北信義區為例,位在車水馬龍的台北精華區的信義區,獨居老人人口達上千位,而如何促進獨居長者與外界的接觸呢?她和邱教授透過大學教育中的「服務學習」,讓大學生透過跟年長者的互動服務中學習無形的經驗與能力。

她們結合了學生、年長者、NPO、企業而組成的團隊,企圖營造多贏的局面。她們的做法是與信義區銀髮中心合作,讓中心媒合一些年長者讓同學可以去服務,並且與企業「Guider」合作,提供將智慧型手表給那些年長者,並由同學來教導年長者如何使用這個智慧手表。

過程中,學生藉由服務學習增進自己的能力與經驗;獨居長輩則獲得關愛與陪伴,並且得以使用智慧手表提供的服務;企業則可以測試產品並且得到回饋,例如年長者其實並不喜歡「黑色」這個顏色,跌倒警示功能在年長者臥床起床的時候會誤觸警報等。三方面的互助合作,付出與收穫,並且達到提升老人生活福祉的結果。

  • 台北醫學大學 – 邱佳慧教授

邱教授透過服務學習的方式下,讓學生去陪年長者聊天,並且記錄一個資料庫。如此一來,年長者不會覺得每學期來的學生都問一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年長者有更全面的認識。

邱教授以飲食主題為例,說明這樣的做法有哪些重要性。從學生建立的故事資料庫中,可以觀察到年長者的飲食觀念與行為是否有落差,進而去發展衛生評估等等。例如曾經有一位長輩很喜歡吃麥當勞,背後故事是因為以前兒孫回來的時候會一起在麥當勞聚餐,所以吃麥當勞能夠帶給他許多回憶。

所以,系統性的去紀錄和年長者聊天的內容,不僅能夠對年長者本身有幫助,也能夠幫助其他人了解那個世代年長者的生活習性。

***

看了四個不同的取徑,不知道有沒有激發大家一些想法呢?其實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為年長者盡一份心力!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